北京12330月度信息分析公示(2018年7月)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的保护与选择

  近日,北京12330接到咨询人询问,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保护产品的外形有哪些不同?如何选择保护方式?

  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是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的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设计,而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二者一般是不同的,但两者保护的对象都包括颜色、图案等要素,例如《著作权法》第三条中对作品的定义中的美术、建筑作品,产品设计图、模型作品都有可能成为外观设计专利权所保护的客体。下文就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区别和优势进行简要分析。

  一、权利产生的程序不同

  我国著作权的取得采用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完成后,即可自动享有著作权,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著作权登记只是对著作权产生时间的一种佐证,不是授权行为。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必须向管理专利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经审查合格后才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二、权利内容不同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两个部分,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等。此外还包括邻接权中关于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著作权在权利内容上体现了对著作权人的思想和人格的保护。外观设计专利权主要体现为排他性的财产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在获得授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这里的实施行为包括制造、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行为。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人身权只包括署名权。从这个角度看,外观设计专利权更着眼于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三、权利效力不同

  对于作品而言,著作权法只保护独创性的表达。即便他人使用的作品与权利人相似,只要能证明是独立创作完成并有一定的创造性高度,就会被认为有独创性,不构成侵权。外观设计专利权排他性较强,在审查授权过程中,同一内容的设计仅允许一个外观设计专利权存在;在侵权判定环节,只要在同类型商品上使用了相同或实质性相同的设计,该设计就会落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从而构成侵权。

  四、权利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人身权保护期不受限制。财产权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但是要定期缴纳固定的维持费用。

  五、法律责任不同

  发生著作权侵权,侵权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承担刑事责任。例如《著作权法》第48条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了规定:有该条所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著作权法》第49条对侵权赔偿进行了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发生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一般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专利法》第6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0条和第21条规定了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式,一般以权利人少赚取的利益或者侵权人所获利益、专利许可费的合理倍数的方式计算;《专利行政执法办法》中规定,权利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如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单独请求调解侵犯专利权赔偿数额的,应当提交有关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的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处理决定书副本。

  北京12330提醒广大咨询人,在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保护时,应当尽可能地使用专利权和著作权同时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综合保护,以便在应对侵权纠纷时更好的维护自身权利。(北京12330高然)

服务热线  13366328338
服务热线  13366328338 服务热线 400-1011-028
手机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